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弦乐四重奏演什么,居然让西安粉丝来决定?!
德国莱比锡格万豪斯四重奏
「全世界最优秀的四重奏组合之一」
——德国《今日古典》杂志
全世界历史最久&唯一未中断过的四重奏
曾与勃拉姆斯、克拉拉·舒曼等音乐家合作的「教科书」组合
首个完整演绎贝多芬四重奏的权威组合
如题,还没听到格万豪斯弦乐四重奏的室内乐演出,他们倒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:
以上图片截取自公众号上海大剧院视频
在上海准备演完全套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他们
无法抉择在西安演哪一套曲子!
如果把贝多芬弦乐四重奏「均匀的」切成六份儿,你会在六选一里选哪套呢?
你的答案,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在西安演出的最终曲目…..
图片转载公众号:上海大剧院 摄影 / 齐琦
别急着选,在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——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的门道。
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16部弦乐四重奏,它在乐圣心中的位置,至少要和交响曲打平手——你造交响曲在他老人家心中的位置的......
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可以分成三个时期,送分题来了,用小学数学就能搞定:Op.18中共有六首,就是创作早期;凡是作品号在18<X<100这个区间的就是创作中期,其中有Op.59的三首、Op.74和Op.95;凡是作品号大于100号的就是晚期,其中有Op.127、Op.130-132、Op.135。
再来说风格。我一直觉得贝多芬写弦乐四重奏就像武侠小说《神雕侠侣》里杨过练功夫。
早期都是“有样学样”,杨过跟着西毒欧阳锋北丐洪七公练“蛤蟆功”、“打狗棒法”,贝多芬则是老老实实踩着前辈海顿、莫扎特的步点练级,比方说《F大调弦乐四重奏》(Op.18的第一首)四个乐章,就真的都是F大调。
从中期都开始“放飞自我”,这个阶段杨过断臂卧薪尝胆,贝多芬则甩掉了海顿们的思想包袱,曲式与和声都开始变得大胆甚至「出格」。
到了晚期可以说是「惊为天人」了,杨过是把一路学来的大招集合成了「黯然销魂掌」,贝多芬则完全甩脱了包袱,四重奏四个乐章的规矩破了,比如《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》(Op.130),音响也开始刺耳起来——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,当年的听众欣赏《大赋格》,就像现在给一个80岁的老太太听周杰伦的《双节棍》,那酸爽……
接下来,我们就试着对这六套逐一进行分析。
第一套
F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,Op.18 No.1
F小调第十一弦乐四重奏,Op.95 No.1
降E大调第十二弦乐四重奏,Op.127
推荐语
这是一套走马观花式的四重奏标配
看出格万豪斯的「鸡贼」了吧?按刚才小学数学的分法,第一套不是凑齐了早期、中期、晚期了么?用一句话形容第一套就是:这是一套走马观花,理解贝多芬四重奏的「标配」。
Op.18透着小抒情和小幽默,第三乐章还把小步舞曲换成谐谑曲;Op.95开始有爆发,说一件事你就懂了——写这首时贝多芬失恋,所以第一乐章快板很热情,第四乐章小快板又纠结着激动与消沉,就像分手后短暂的失控;Op.127是相对情感「稳定」的晚期作品,第一乐章的引子听起来劲儿很足,第四乐章很放松也很有幽默,也许是因为放松,贝多芬连速度标记都忘了标。
第二套
G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,Op.18 No.2
F大调第十六弦乐四重奏,Op.135
E小调第八弦乐四重奏,Op.59 No.2
推荐语
有致敬,有思考,也有四重奏短促的告别
Op.18第二首用一个词形容就是,致敬海顿。老实说,这首作品在早期四重奏中并不突出,缺乏新意。Op.59第二首很有意思,琴童们的偶像车尔尼曾说,第二乐章是贝多芬抬头凝视天际产生的乐思,总之这一乐章大提琴的表现可以好好注意。
Op.135是乐圣最后一首四重奏,也是他16首四重奏中分量最轻的那一波,第四乐章很有意思,贝多芬下笔挺轻快,似乎是在用一种乐观的态度与死亡和解。
第三套
D大调第三弦乐四重奏,Op.18 No.3
C大调第九弦乐四重奏,Op.59 No.3
A小调第十五弦乐四重奏,Op.132
推荐语
你能听到四重奏改变的决心
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这套四重奏,改变也许会很合适。
Op.18第三首其实是这个作品号里最早着笔的四重奏,第一乐章有种特别的精致感,能感觉到小鲜肉时期的贝多芬就有很大的决心。Op.132是贝多芬患病时写的,他一共写了五个乐章,乐章数已经被打破,其中的第三乐章很有圣咏的感觉,是整首中最大的亮点。
Op.59第三首还有个外号叫「英雄」,你可能会想到《第三交响曲》。这首作品开篇就有点儿「冲」,和声暧昧不清,减七和弦的威慑也很带劲,第四乐章又名「小赋格」,而我们马上就会讲到震惊四重奏的「大赋格」。
第四套
C小调第四弦乐四重奏,Op.18 No.4
降B大调大赋格曲,Op.133
降B大调第十三弦乐四重奏,Op.130
推荐语
你将听到弦乐四重奏惊心动魄的一刻
从推荐语你就看得出,我毫不避讳地表达了对这一套四重奏的喜欢,而且种种迹象也再次验证,格万豪斯看似早、中、晚期的混搭,实际是用心的。
Op.18第四首是那种你熟悉的贝多芬形象,比方第一乐章小调主题悲愁壮烈的英雄形象。后边两首原本都出自Op.130,大赋格(Op.133)原来是Op.130中的一个乐章,但因为它能量密度太大了,足足有740多个小节,足以打败其他部分,所以贝多芬被迫将它自立门户,开篇突兀野性的速度变化,随后充满狂野力量的二重赋格…..你真该听一听。
Op.130则是那种「顶到头」的四重奏,六个乐章的大体量,意大利咏叹调风格的加入(第五乐章的卡瓦蒂娜)……同样精彩纷呈。
第五套
A大调第五弦乐四重奏,Op.18 No.5
降E大调第十弦乐四重奏,Op.74
F大调第七弦乐四重奏,Op.59 No.1
推荐语
小心的探索,伤感的「竖琴」
这仍是一套有着借鉴、致敬意味的曲目选择。Op.18的第五首和莫扎特K.464有不少相似之处,比如第二乐章都是小步舞曲,比如都是A大调。
Op.59第一首的第四乐章用了俄罗斯味儿的主题,也继承了斯拉夫人“喜忧参半”的风格。三套中最耳目一新的,或许是Op.74,它因第一乐章的拨奏而有了个「竖琴」的昵称,另外第四乐章的变奏曲也很丰富。
第六套
F大调弦乐四重奏,Op.14 No.1
(根据E大调第九号钢琴奏鸣曲改编)
降B大调第六弦乐四重奏,Op.18 No.6
升C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,Op.131
推荐语
你能感觉到四重奏剧烈的变化
首先需要说明的是,Op.14第一首是移植自贝多芬的《E大调钢琴奏鸣曲》,不是编制内的。Op.18第六首是其早期四重奏的最后一首,作品本身写得很丰满,尤其是第四乐章,贝多芬在快板前还安排了一段慢板,乐章本身也很有舞蹈感。
顺着Op.18继续听,Op.131则是很典型的,晚期大刀阔斧的改革,作品有七个乐章,最短的只有11个小节(第三乐章),篇章的有序安排给人一种完整感。关键是,贝多芬本人也认为这是他最棒的室内乐作品。
格万豪斯六选一的知识点吐槽完毕
你已经想好要选哪一套了吗?
德国莱比锡格万豪斯四重奏
接受上海大剧院采访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s0553lhvyjf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音乐会
德国莱比锡格万豪斯四重奏音乐会
● 1.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已购门票概不退换
▶ 2017年12月22日 周五 19:45
▶ 西安音乐厅交响大厅
▶ ¥380 280 220 160 100
本场演出可使用文惠卡购买
可享银联卡6.2折优惠,回复“银联”查看详情
同类推荐
柏林爱乐第一首席——诺亚·本迪克斯-巴格利小提琴独奏音乐会
● 1.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已购门票概不退换
▶ 2017年11月14日 周二 19:45
▶ 西安音乐厅交响大厅
▶ ¥280 220 160 100
本场演出可使用文惠卡购买
可享银联卡6.2折优惠,回复“银联”查看详情
大提琴女神——瓦列芙斯卡独奏音乐会
● 1.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已购门票概不退换
▶ 2017年12月01日 周五 19:45
▶ 西安音乐厅交响大厅
▶ ¥380 280 220 160 100 60
本场演出可使用文惠卡购买
可享银联卡6.2折优惠,回复“银联”查看详情